日前,2023年氣象行業標準制定計劃下達,聚焦履行氣象行政管理、行業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30項約束類標準獲批立項。這是氣象標準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多點開花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穩步推動氣象標準化改革,多措并舉構建標準化工作新格局,進一步凸顯標準對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
系統謀劃 嚴進嚴出提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面對氣象高質量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加快構建支撐保障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全面提升氣象標準化治理效能,勢在必行。
在中國氣象局黨組領導下,中國氣象局深入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推動標準化工作與氣象改革發展深度融合,于今年5月印發《氣象標準化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蹄疾步穩推進氣象標準化改革。
根據《方案》,在2023年氣象行業標準制定計劃征集中,相關部門聚焦提升標準在實際業務服務和行業管理等工作中的“強權威”和“硬約束”作用,合力推進自上而下的約束類標準立項工作,首批30項約束類標準獲批立項。此外,相關部門還通過分類優化報批發布流程,積極推動約束類標準行政審查制度建設,推動年內共兩批次4個國家標準和11個行業標準通過中國氣象局局長辦公會行政審查。
對于存量標準和在研標準項目,相關部門組織開展梳理分析和論證工作,形成約束類標準及在研項目清單,為進一步優化氣象標準化管理工作和提升氣象標準化治理效能奠定良好基礎。
開放合作 構建國際化新格局
在全球氣候治理行動中,大力推動標準制定和實施,有助于推動“經驗治理”向“科學治理”轉變,可以為應對技術挑戰提供切實可靠的解決方案。
氣象部門積極推動開放合作,探索標準制度型開放。8月,首個中國牽頭完成的氣象相關領域國際標準《太陽能地面不同接收條件下的太陽光譜輻照度第一部分:大氣質量1.5的法向太陽直接輻照度和半球向太陽輻照度》發布。這標志著中國在太陽能資源觀測相關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氣象領域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對拓展國內相關領域產品和要素觀測國際應用前景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此外,今年還組織完成6項國際標準投票和復審,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推薦1名中國專家納入ISO全球專家目錄,參加新立項國際標準編寫組,努力發出中國聲音。
在有國際應用前景的專業領域,氣象部門加強國家標準外文版的申報和制定,今年組織完成12項國家標準外文版翻譯工作,獲批立項國家標準外文版兩項,為高水平中國標準“出?!钡於▓詫嵒A。
厚積成勢 夯基壘臺強支撐
高質量推進氣象標準化工作,建立與氣象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標準化技術支撐體系至關重要。今年以來,氣象標準化技術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
——專業技術支持機構建設取得新發展。推動完成氣象標準化研究所掛牌,進一步明確和強化標準化工作職責,強化專業化技術和研究機構建設。
——標委會建設取得新成效。在國家標準委組織的2021年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考核評估中,全國氣象儀器與觀測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為氣象領域首個獲評“一級”的全國專業標委會,實現標委會組織建設新突破。根據氣象標準化工作實際需要,經國家標準委批復同意,全國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氣象應用服務分技術委員會(SAC/TC345/SC1)成立,進一步夯實國內氣象服務標準化發展。
標準化良好社會環境讓高質量開展氣象標準化工作事半功倍。今年以來,中國氣象局充分利用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提升全社會標準化意識;舉辦以“氣象標準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的氣象標準化講座、能源電力氣象標準化工作研討會等。此外,通過中央媒體、行業媒體等大力宣傳標準化賦能氣象高質量發展亮點、成效,營造良好氛圍。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氣象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標準化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決策部署,不斷健全氣象標準體系,持續推動自主創新、特色優勢標準走向國際,為氣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作者:欒菲 李寶?責任編輯:張林)